時下正是海帶分苗放苗最忙碌的時刻,連日來,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的南埔、后龍、峰尾等鄉鎮海帶養殖戶們正在加緊組織工人進行海帶夾苗、放苗作業。近年來,海帶產業鏈逐漸形成,但加工產業技術仍相對薄弱、產品結構簡單,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為破解這一難題,各地積極探索海帶產業的全鏈條發展模式,統籌做好海帶精深加工鏈條的各個環節,提升產業附加值。
海帶精深加工技術有待加強
海帶是我國主要生產的藻類產品之一,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藻類總產量為471萬噸,其中海帶152萬噸,占藻類總產量的32.30%。全國藻類養殖面積為14萬公頃,其中海帶養殖面積達4.51萬公頃,占31.29%,主要分布于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和廣東5個省。其中福建作為海帶養殖產量最高的省份,2014—2018年的海帶產量處于增長趨勢,平均每年增長6.40%,是全國海帶產量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超過全國海帶產量增長的平均值。
從2014年開始,海帶養殖面積一直緩慢增加,2018年海帶養殖面積相比于10年前增加了約34.63%,全國總養殖面積達到4.51萬公頃,占全國藻類養殖面積的31.29%,由此可見海帶在藻類產品中的重要地位。
海帶不僅是一種營養成分豐富的海洋食蔬,同時其富含的褐藻膠、甘露醇、碘等經濟成分也是醫藥保健、海藻化工和農業肥料等行業的重要原料。海帶養殖不僅可以創造經濟效益,還可以去除水體中的無機氮、無機磷,轉化水體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和養殖生物協同作用凈化水體,緩解水體富營養化問題。
我國海帶養殖始于20世紀50年代,現已形成涵蓋初加工、精加工和深加工等系列層次的產業鏈,但大部分海帶企業生產加工設備陳舊落后,企業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粗加工,規?;a的程度不高,海帶企業加工技術仍較落后。海帶生產仍以傳統方式為主,機械化程度低,人工投入多,勞動強度大,大多數工作人員年齡都高于50歲,面臨后繼乏人的困境。同時,隨著養殖向深海區擴張,勞動強度和危險程度加深,雖然工資水平逐年上升,但農戶從業意愿仍然不高,招工難問題突出。
福建省莆田市有漫長的海岸線和水質優良的海灣,是海帶養殖大市,但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經營主體“小、弱、散”的問題。2022年,全市海帶養殖又喜迎豐收,莆田市平海鎮嵌頭村黨支部書記黃德恩介紹:“海帶收成季有2個月,由于缺乏深加工渠道,這2個月只能晾曬在黃金沙灘上。遇上下雨海帶便爛了,不僅少了收入,還污染了環境,豐收不增收。”據了解,福建省海帶產業鏈包括育苗、養殖和食品加工,主要是以海帶飼料和鹽漬海帶為主的初級加工和以烘干海帶、休閑食品生產的精深加工,而海參、鮑魚投喂的海帶飼料消費量占產量的30%。
山東省榮成市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榮成的海帶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以初級加工為主,經濟效益不高。
另外海帶產品還存在競爭力弱,品牌建設有待加強的問題。我國海帶產品種類多樣化程度低,高附加值的產品較少,海帶企業缺乏產品研發能力,產品的創新度不夠且技術含量低,缺乏明顯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海帶產品優質品牌較少,宣傳力度不夠,信息溝通渠道不暢,消費者對海帶產品廣告宣傳熟識度低。
精深加工助推產業發展
為破解加工產業技術較低這一難題,榮成市積極探索海帶的全鏈條發展模式,統籌做好海帶精深加工鏈條的各個環節,提升產業附加值。山東藍潤蔚藍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于水濤表示,過去海帶一般以傳統晾曬、鹽漬以及簡單分割等方式流通市場,現在通過提取工藝,將海帶液用于調味料或加工制成即食產品,企業的利潤率增加150%。精深加工的產品主要有休閑食品系列、海帶液提取烘干系列、調味海帶絲系列等。公司每年使用海帶的原料量是1萬噸,產值達7000萬元左右。于水濤介紹:“近幾年,消費者選購健康食品的意識比較強烈,海帶產品的營養價值逐漸被消費者認可,所以海帶的加工市場前景樂觀,公司這幾年的訂單量連年同期增長30%以上。”
除了食品的深加工,榮成市也在積極探索拓展海帶的新功能,威海市世代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副部長田衷宇表示,每年3—7月是海帶采收期,每當這時企業就會大量收購新鮮海帶,工人們將剛收獲上來的新鮮海帶進行粉碎加工,并通過24小時低溫酶解后生成海帶原漿,可隨時用于調配生產成品海藻肥系列產品,海藻肥能夠調控植物生長,增強植物抗逆性。
榮成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王向龍表示,目前,榮成市正積極研究制定有關扶持政策,對海帶產業從育苗養殖、海洋環境監測、機械化、提質升級、精深加工、產品營銷等全鏈條、全環節進行引導扶持,推動海帶產業融合提升、高質量發展。
莆田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介紹,市場上鮮海帶每公斤售價7—8元,而超市銷售的深加工海帶產品每公斤售價能達到40元左右。未來,若實現海帶深加工,帶來的效益將比現有模式高出3倍左右,而且,建成初具規模的海帶深加工工廠,不僅可解決當地剩余勞動力問題,還可以降低養殖戶因天氣、市場所帶來的風險。
2022年,莆田市委作出部署,系統梳理全市產業鏈,明確重點培育12個重點產業的發展方向。海帶作為本土特色農產品,既是食品產業的重點內容,又是海洋經濟產業的優質資源,海帶從育苗、養殖到加工、銷售,形成一條龍產業鏈,走品牌化發展道路可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助力打造海洋強市。
福建省紅太陽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國圣建議,要借鑒山東和遼寧海帶產業發展模式,培育海帶產、供、銷龍頭企業,從養殖標準化、采收機械化、加工精細化和產品多樣化等方面,建設海帶生產基地。
業內人士建議,要加強科技研發,提升產品質量。海帶產業的發展需要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找準制約海帶產業發展的少數核心技術。在新種開發、良種選育方面,堅持品種培育以市場為導向,緊跟市場需求,以經濟和市場指導育種,形成完善的育種養殖體系。在加強機械化程度方面,創建新型養殖模式,加強生產加工設備的研發,利用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養殖,減少養殖過程中的勞動力投入,提高資本產出率,解放生產力。在加工技術方面,促進海帶產品加工技術,使海帶就地商品化,精深加工化,實現產后增值。評估各項海帶技術的市場潛力和經濟效益,做到創意科技化、科技產品化、產品貨幣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