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計劃,堅持把巴山肉牛產業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支撐來抓,持續加大龍頭引領、科技創新、人才引育、金融服務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龍頭引領,促進肉牛產業集群發展。一是聯農帶農建強基地。圍繞“一核兩區三片”規劃布局,實施國家山地肉牛產業集群項目,引進雅拉德榮公司投資50億元建設優質肉牛全產業鏈項目,全面推行“公司繁育、農戶育犢、集中育肥”的“1+N”分段養殖模式,規劃發展十頭以上養牛大戶1萬戶、百頭以上養牛社200個、千頭以上養牛村100個、萬頭以上養牛鎮10個。目前,全縣建成規模養殖場393個,培育肉牛養殖家庭農場165個,在建規模養殖場36個。二是整合資源做強加工。堅持內培外引、多點突破,穩步推進響灘鎮2萬頭肉牛屠宰生產線及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與麥金地合作加快建設肉牛預制萊生產線,依托雅拉德榮公司規劃建設集供應服務、回收銷售、冷鏈物流、品牌孵化等為一體的肉牛全產業鏈,年屠宰加工肉牛5萬頭以上,預計實現綜合產值30億元以上。三是加強配套延伸鏈條。按照功能要素齊全、產業鏈條完整、基礎設施齊備要求,推動肉牛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引進華茂農業公司、四川戰旗飄揚農業發展公司等4家種草公司,投資1.8億元新建4個牧草收集加工中心;欣昌林生態牧業有限公司投資建成年產10萬噸有機肥標準化加工生產線,雅拉德榮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肉牛產業配套的飼料廠、有機肥廠、牛源生物制品廠和屠宰冷鏈物流,推動肉牛產業集群倍增升級。
二、注重科技創新,增強肉牛產業發展后勁。一是搭建科研平臺“夯基”。堅持政府搭臺、院所唱戲,積極與省畜科院、川農大等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聘請5名知名專家教授擔任肉牛產業發展技術顧問,與雅拉德榮公司合作籌備建立肉牛研究所,加強肉牛養殖新技術研發、品牌打造和科學技術成果轉化。二是振興肉牛種業“強芯”。聚焦育種創新、良種繁育,大力實施科技賦能肉牛種業“強芯”行動,持續推進西門塔爾肉牛凍配改良項目,計劃每年改建5個牛改凍精站標準化操作室,聘請華南農大教授指導規范建立海福特肉牛品系,逐步在回收的犢牛中選育5萬頭優質母牛,建立海福特肉牛核心種群,為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種源保障。近五年來,全縣建成20個標準化肉牛冷配站,凍配改良肉牛10萬頭、良種化率達90%以上。三是加強產品研發“賦能”。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探索肉牛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技術,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利用,成功研發畜禽糞污固態化酵解技術,大力推廣短期育肥、疫病防治、秸稈飼料開發等關鍵技術,聯合龍頭企業高起點規劃皮革制品、生化藥品、明膠制品等肉牛產業下游產品的研制開發,切實提升肉牛產業價值鏈。
三、突出人才引育,夯實肉牛產業智力支撐。一是建強陣地引人才。成立以在職高級畜牧(獸醫)師及官方獸醫為成員的產業科技指導小組和肉牛產業發展推進辦公室,高標準核定鄉鎮畜牧獸醫編制,支持養殖企業、產業協會建立社會化服務組織,確保肉牛產業發展有陣地、有資金。二是定向培養育人才。堅持集中培訓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統籌畜牧獸醫專家和龍頭企業力量,每月定期培訓官方獸醫、村級帶頭人、肉牛養殖戶,集中講授飼養管理、繁育選育、疫病防控、糞污利用等關鍵知識,組織650余名養殖戶實地考察抗風險能力高、經濟效益好的養牛場,培育一批愛畜牧、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實用人才。三是崗編分離用人才。推行肉牛產業“編崗適度分離”用才模式,實施特聘動物防疫專員計劃,集中招聘畜牧獸醫專業人才35名,將引進人才編制先行落到引進人才服務中心,崗位統籌分配到重點肉牛養殖企業,強化肉牛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保障。
四、創新金融服務,破解肉牛產業資金瓶頸。一是政銀合作紓企困。深化“政銀擔”“政銀保”合作模式,深入開展“金融顧問”服務,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肉牛產業的信貨支持力度,創新推廣活體質押、保險單質押等反擔保模式,探索“興牛貸”“領頭貸”“強村貸”等金融產品,引導脫貧戶利用小額信貸發展肉牛產業,累計發放肉牛產業貸款272戶1.8億元、財政貼息500萬元,有效化解肉牛養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二是靠前服務優環境。建立政企“雙周”懇談會制度,鼓勵金融機構靠前服務、上門服務,采取“線上+線下”服務模式,深入養殖基地、專合社、家庭農場等宣講金融政策,實施簡易貸款程序,全縣11家銀行累計走訪養牛戶1000余次,切實讓助企紓困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開花結果。三是保險兜底防風險。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原則,支持金融機構將肉牛養殖納入特色產業農業保險政策,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對育肥牛和能繁母牛保險按保費60%給予補貼,實現養牛大戶應保盡保、應補盡補,增強肉牛產業抵御市場波動、重大疫病和自然災害能力。
五、強化獎補激勵,提升肉牛產業品質品牌。一是政策支持強信心。出臺《平昌縣肉牛產業發展十二條措施》,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縣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訂購能繁母牛、建設冷配站點等。建立肉牛產業發展政務服務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將肉牛養殖圈舍等生產設施用地和糞污處置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設施農業用地管理,全力支持肉牛產業市場主體穩預期、強信心、渡難關。二是種養循環提品質。推行“肉牛+飼草”“肉牛+糧油”“肉牛+茶葉(花椒)”等農牧循環發展模式,實施“糞污換肥”“秸稈換肉”工程,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項目予以獎補。統一采購飼草種子,加強獸藥和農藥監管,擦亮肉牛產業生態環保底色。今年來,共種植飼草1.5萬畝,秸稈飼料化加工6.5萬噸,生產有機肥2萬噸,帶動打造優質天府糧油核心基地10萬畝。三是聯合創建促轉型。聚焦肉牛產品辨識度低、市場競爭力弱的發展瓶頸,大力實施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共建行動,鼓勵支持企業積極創建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對成功開設“平昌肉牛”專賣店、全牛宴餐飲店并運營一年以上的企業和申報注冊并運營肉牛精深加工品牌的企業一次性補助5萬元,切實提升“平昌肉牛”知名度和競爭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