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豬肉市場價格持續走高,一時之間豬肉被捧成了“品”,不少民眾“望肉興嘆”,希望豬肉價格能夠有所回落。另一方面,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顯示,畜牧業產生了近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每年產生的升溫效應,相當于71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此可見,食用肉制品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暖。
為應對上述豬肉價格上漲以及大規模畜牧業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科學工作者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力求研發出健康可食用的人造肉。11月21日,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宣布,周光宏教授團隊生產出了我國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研究人員稱,此次研發出的培養肉通過食品化處理可以形成與天然豬肉肉糜類似的結構、質地、顏色等食用品質。雖然這項研究成果還沒有規模化生產上市,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日臻成熟,豬肉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該類細胞培養肉有望進入人們的餐桌。
此次研究能夠取得新的成果,除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自然離不開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助力。據了解,此次生產的重達5克的培養肉在實驗室內培養了20天,期間采用了多種精密的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處理、分離、分化、培養、觀測等。那么,作為站在科技前沿的實驗室有哪些常用儀器設備以及樣品在實驗室內是如何處理的呢?接下來,小編將帶領大家走進實驗室,了解科研人員的工作場所。
實驗室常用的儀器設備包括
分析儀器、樣品制備儀器、箱體設備、安全存儲設備、潔凈區檢測設備以及各類檢測儀器等。其中,分析儀器又包括色譜儀、光譜儀、質譜儀等,樣品制備儀器包括萃取設備、制樣消解設備、粉碎研磨設備等。事實上,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逐漸提高,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發展日漸成熟,種類繁多,分類不一,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關于樣品的處理,通常情況下分為樣品前處理及樣品處理。樣品前處理是指將樣品分解,使被測組分定量地轉入溶液中以便進行分析測定的過程,是樣品處理的前一個環節,對于后續觀察研究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發展的逐漸深入,作為孕育眾多科研成果的實驗室也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轉型升級。為此,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及眾多企業開展了多場會議,圍繞實驗室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探討。例如,11月6日-7日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主辦了2019中國實驗室規劃、建設與管理大會,11月16日壇墨質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了2019實驗室質量控制與標準物質交流會。這些會議對于我國實驗室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周教授團隊研發出我國塊肌肉干細胞培養肉產品,除了讓我國在該領域躋身前列,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表明了我國科技的進步,實驗室科研能力的提升。未來,希望我國的實驗室能再添碩果,并把眾多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普惠大眾。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