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招工“難”,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勞動密集型行業也開始尋找“機器換人”之路,這也為勞動密集型食品加工業和食品設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那么,面對“機器換人”趨勢,食品加工企業和食品設備制造企業該如何靈活應對呢?
眼下,國內不少行業均面臨勞動力緊缺的問題,其中包括勞動密集型食品加工業和食品設備制造行業。與此同時,隨著勞動成本的不斷上升,進一步擠占了企業利潤空間。當“機器換人”加快向各行各業滲透,傳統行業也在這股智能化浪潮中加速升級,有效地解決一度困擾企業的“招工難”“用工荒”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機器換人”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用工成本的必然選擇。
食品加工設備組裝中需要進行焊接操作,傳統多以人工焊接為主。假如焊接工人年薪支出在7萬元上下(好是熟練工,否則人工操作難免出現產品損耗),包含這些損耗以每年2萬元計,招聘一名焊接工人每年的總成本9萬元左右。而采購一臺焊接機器人平均售價30多萬元,加上維護、運營等成本,總成本大概50萬元。
據了解,機器人平均使用年限大約10年,年均成本約5萬元。顯而易見,同人工焊接相比,“機器換人”為企業節約一定的成本支出。不難發現,如今各行業都在積極加入“機器換人”的隊伍之中,成效顯著。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入的這場“機器換人”行動,是市場需求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到一個階段的必然結果。
根據某市場報告指出,隨著“機器換人”的步伐加快,雖說機器人并不會完全取代人工,但是2025年,機器人承擔的工作或將超過人類。特別是受國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中國制造2025提出等因素影響,企業大量采購自動化、智能化裝備,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制造產業,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勞動密集型的食品加工業和食品設備制造行業,面對“機器換人”趨勢,企業該如何靈活應對呢?其一,重視機器操作、維護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業內專家指出,雖然企業某個生產環節可能由機器人操作,比如分揀、搬運、碼放等,但機器背后仍需要程序設計、管理、操作、維護等,依然需要人工參與,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才能更好地發揮機器的優勢。
其二,著重考慮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目標。由于機器人產業的關鍵零部件沒有實現國產化,企業購買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的價格明顯高于國外同類產品。
對于流動資金寬松的大企業來說,能夠負擔,但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購置費用不容小覷。如果企業只是單純地為了迎合“機器換人”的潮流,本著“人有我也有”的想法,勢必適得其反。
其三,迎合產品線的要求。俗話說“蘿卜青菜可有所愛”適合自己才重要,企業采購工業機器人也是如此。企業選購機器需要考慮是否符合生產線的要求,因為機器人產業還屬于初期發展階段,大多數產品還只能滿足單一操作指令,不能夠靈活地去解決其它動作。例如柔觸機械臂主要覆蓋5kg以內物體的抓取,生產線上的產品超重的話,機器就無法正常使用。
其四,重實際,充分發揮機器優勢。“機器換人”優勢顯著,其中可以將工人從枯燥、高危的流水線崗位,以及忽冷忽熱、氣味異常等惡劣的車間加工條件下脫離出來,而這些情況也是企業“招工難”的重要原因。
誠然,通過機器替代人工,由于不受外在條件的限制,很好地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人員流動大,成本高等問題,有效地發揮其“用武之地”。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