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董事長陳澤民的創業故事
2009-03-04 來源:
小發明試身手
陳澤民從小就是個無線電愛好者。從礦石收音機到真空管收音機,再到后來的半導體收音機和電視機、錄音機、錄像機,他都能組裝和維修。
高中時,他利用理發推子的使用原理,幫農民制作了一臺收割機模型。
1965年,陳澤民從醫學院畢業,主動要求到四川工作。在工作中也搞了不少發明創造,還被評選為“科技標兵”。
1979年,陳澤民調回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工作。當時單位里有一臺價值幾十萬元但是被水淹后報廢的大型X光機,陳澤民硬是利用幾個星期的業余時間把它拆開修理好了。他甚至還仿照在北京展覽會上看到的一臺日本產的洗衣機,制造了當時鄭州第一臺土造洗衣機。
石磨湯圓顯手藝
陳澤民祖籍四川,在四川的十幾年里,向當地人學會了做湯圓、米花糖,做臘肉、腌泡菜等手藝。不經意間,他們琢磨出了幾招制作湯圓的絕活兒?;剜嵵莸臅r候,他愛人帶著那盤已經用了幾年的小石磨,靠著這盤石磨,逢年過節,都要包上許多湯圓,送給親戚、朋友、同事和鄰居,讓大家嘗個鮮。品嘗過他們手藝的人,無不交口稱贊,有的還上門來請他們幫忙,做些湯圓當作禮物饋贈親友。
一萬五千元起家
1989年,陳澤民和愛人借15000元辦起了“三全冷飲部”。專門經營軟質冰淇淋,生意很好,第二年,他們的冷飲部就利用自制土設備做起了鄭州市第一家制作、批發雪花牌夾心冰淇淋的獨門生意,生意更加火爆。等到來年一個國營食品廠用巨資引進夾心冰淇淋先進設備時,他又研制出其它的新品種了。
新品闖出新天地
有一年冬天他曾到哈爾濱出差,見當地人包餃子一次包很多,吃不完就放到戶外凍著,隨吃隨取。他想,餃子能凍,湯圓也應該能凍,自己家包的湯圓大家都說好吃,冷凍起來拿到市場上賣,肯定會受歡迎,而且冷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長時間保鮮的難題,打破季節限制,常年生產常年銷售。憑著直覺,他意識到冷凍食品將會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他又一次著了魔似地投入到冷凍食品的研究當中。手頭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資料和實物,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到底要做成什么樣子,有什么技術指標,陳澤民心里都沒有譜。從原料配方配比到制作工藝程序,從單個粒重到包裝排列,從包裝材料到包裝設計,從營養、衛生到生產、搬運等等,凡是與冷凍湯圓相關的技術,都是他自己一個一個去摸索,去攻關。1990年10月,他研制的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開始批量生產并投放鄭州市場。并在第一時間申請了速凍湯圓的生產方法發明專利和外形包裝實用新型專利。
艱難的推廣之路
陳澤民是一個下得了身、吃得了苦的人。在醫院里,他是副院長,許多人得求他,可是下了班,年近不惑的他還蹬著三輪車推銷產品。他拉著煤氣灶和鍋碗瓢盆,挨家挨戶到市內的糖酒副食品商店,向經理們講解速凍湯圓是怎么回事,并現場生火煮給人家品嘗,然后聽候“宣判”。
1990年12月底,陳澤民把速凍湯圓拉到了一家在市內很有名氣的副食品商場。商場負責人聽了他的介紹,非常驚訝,沒有想到最易變質的湯圓可以經過冷凍后長期保存和銷售。在嘗了“三全凌湯圓”后,這位負責人還是半信半疑地答應先進兩箱貨試試。從這家商場出來,陳澤民又先后拜訪了鄭州市的幾大商場,爭取到了“送兩箱試試”的待遇。十幾箱湯圓沒想到當天全部銷售一空。經理們不再冷淡,不再猶豫,轉而希望陳澤民長期大量供貨,建立穩固的產銷關系。
一個多月下來,“三全凌湯圓”在鄭州闖出了小名氣,各種副食品商場、商店還有商販,都慕名登門進貨,有不少商家甚至派人守在陳澤民的小廠里,生產出一箱就搶走一箱。陳澤民的一些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這時也找到他,想要點湯圓作為過年的禮物送人。陳澤民十分為難,不給吧對不住大家,給吧,生產那么些還不夠商家分的。無奈之下,他只好派人把賣給商家的貨再買回來,送給親友。
離春節還有十幾天的時候,陳澤民去北京開會,中午休息時間,他帶著用乒乓球做的速凍湯圓模型到了西單菜市場,想試試在鄭州熱賣的速凍湯圓在北京的反應。經過耐心講解,商場負責人同意進2噸來試銷。陳澤民馬上通知家里趕制了2噸,租一輛冷藏車送到了西單商場。會還沒開完,商場經理就打來電話,讓他以最快速度再送來5噸。
陳澤民乘勝出擊,先后又在西安、太原、沈陽、濟南、上海等中心城市建立了銷售渠道。原本只是南方人情有獨鐘的湯圓,經過陳澤民的改造,在北方也大受歡迎起來。某地有一種名為“老鼠窖”的湯圓,是當地千年不衰的地方特產,但“三全凌湯圓”過去后,叫了千年的“老鼠”不再吱聲了。濟南一家超市經銷“三全凌湯圓”的頭3天里,天天出現搶購現象,為了預防意外,超市只得請警察出面維持秩序。
自制設備上規模
1992年5月,辭去公職的他把三全食品冷飲部升級為“三全食品廠”,從后臺走上了前臺。陳澤民租下了一個大廠房,自己設計、自己購料、自己動手,建成了我國第一條自動化湯圓生產線,使湯圓的日產量由原來的不足2噸,猛增到20噸。1993年,日產量又上升到30噸,實現了速凍食品由小作坊手工作業向現代化大生產的轉變。
追求品質無止境
有一年中秋節前,一經銷商進了200箱速凍湯圓,由于當地一連停電5天,雖然產品放在冷庫,湯圓還是出現變形、破裂情況。按規定產品不能上市銷售,但經銷商資金有限,堅持銷售。陳澤民得知此事后,為了維護產品質量和三全品牌,堅持把產品全部召回處理,并免費為其補換200箱。
還有一個例子,有一次車間里面工人推車子不小心把一個門的玻璃打碎了,玻璃灑落在地上。這時正好在生產,他發現后,擔心員工打掃不干凈,當機立斷,把這一批生產的產品全部報廢,第二天現場徹底清掃以后才開始生產,而且把所有的玻璃都換成有機玻璃。
質量是通向市場的通行證,三全正是通過這樣的方法一步步打開市場,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誠信商道真本色
2000年時,法國一家大型奶業公司來中國尋找合作伙伴,他們先后考察了光明、三鹿等企業,最后來到鄭州,對三全很感興趣,最后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法方負責設備、技術、資金,中方負責廠房、生產及銷售。就在這時,陳澤民提出這個項目不能搞,理由是北京卡夫公司日產200噸鮮奶和上海達能的生產線都因銷售開工不足而停產了,鄭州的市場肯定銷售不了,建了以后也會賠錢的。最后,法方老板非常感動:“你沒有欺騙我,三全是一個講信用的企業。”最后法方采納了他的建議,這個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生產線不建了。當時還有一些政府官員有想法:“這么大的一個引進外資的項目,不建了多可惜呀?”他說:“做生意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他人負責。”現在,他和法國這家公司的老板成了好朋友,一直保持著友好往來。
對待競爭胸襟闊
1995年前后,全國出現了大量仿制“三全凌湯圓”的企業,僅鄭州市就有幾十家。陳澤民審時度勢,以一個戰略家的眼光和胸懷,放棄了對同行侵害自己專利的追究。他認為,速凍食品是個技術門坎很低的行業,很容易仿制,專利官司打不勝打,耗費精力得不償失;即使打贏了官司,也只能贏一時而不能贏一世。中國的速凍食品業正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空間非常大,僅靠一個三全是無法滿足巨大的社會需求。而海外的速凍食品工業比我們先進得多,發達得多,你擋住了身邊的同胞,卻擋不住別人登陸上岸,與其讓海外企業長驅直入,倒不如本土同胞齊心協力,把市場迅速做大,在較短的時間里形成有一定抗力的民族速凍產業。
陳澤民還有一個比喻:“一個服裝市場如果只有一家賣服裝,那不叫服裝市場;如果一道街上有很多家在生產服裝、銷售服裝,那就是服裝一條街,就成了市場,慢慢大家都到這個地方來經營和消費,就把這個市場搞活搞大了。”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食品機械設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食品機械設備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